李雅隽 发表于 2019-5-3 16:23:11

司马翎其人其书 章培恒-->黄山来客转移[ZT]

&nbsp;&nbsp;&nbsp;&nbsp;中国的武侠小说有旧派与新派之分。旧派武侠小说虽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出发点,但如没有新派武侠小说,就不可能提高武侠小说的品位。在今天能对广大读者产生吸引力的武侠小说,主要是新派而非旧派。  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在新派武侠小说家中,影响最大的自是金庸和古龙,但形成新派武侠小说盛况的,却绝不只是依靠他们两位。在新派武侠小说家中,我认为司马翎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位。     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司马翎的生平和作品  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司马翎的真姓名为吴思明,生于1933年,广东汕头人。少年时期受到较好的文化教育。1947年随家庭移居香港,开始接触还珠楼主、白羽、王度庐、朱贞木、郑证因等人的武侠小说,对还珠楼主的《蜀山剑侠传》等书尤为喜爱。1957年至台湾入政治大学政治系肄业,次年发表武侠小说《关洛风云录》,一举成名。因而他休学一年,集中时间与精力创作武侠小说,分别写出《剑气千幻录》和《剑神传》(《关洛风云录》续篇),在港、台报刊连载,并获得了更大名声。大学毕业后,虽担任过《民族晚报》记者、《新生报》编辑等职,但其主要精力仍用于写武侠小说,发表了很多作品,成就也更为卓著。1989年逝世于故乡汕头。  现列司马翎的主要作品及其初版时间如下:《关洛风云录》(1959年)及其续篇《剑神传》(1961年)、《八表雄风》(1962年);《剑气千幻录》(1960年);《鹤高飞》(1961年);《剑胆琴魂记》(1962年);《帝疆争雄记》(1963年);《白骨令》(1963年);《圣剑飞霜》(1963年);《铁柱云旗》(1965年);《挂剑悬情记》(1965年);《纤手驭龙》(1966年);《红粉干戈》(1967年);《饮马黄河》(1967年);《金浮图》(1967年)及其续篇《仙剑佛刀》(1968年);《剑海鹰扬》(1967年);《焚香论剑篇》(1967年);《浩荡江湖》(1967年);《血羽檄》(1969年)及其续篇《化血门》(1970年);《丹凤针》(1969年);《檀车侠隐》(1970年);《武道》(1970年)及其续篇《胭脂劫》(1971年);《独行剑》(1971年);《玉钩斜》(1972年)。一般说来,这些作品的写作时间都在其初版的上一年。也有少数在同一年或相隔二年的。前者如《帝疆争雄记》,开始写作及出版均在1963年,《剑海鹰扬》开始写作及出版均在1967年;后者如《纤手驭龙》,开始写作在1964年,初版则在1966年1月。     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司马翎的创作历程  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司马翎的武侠小说的创作历程,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。其第一个阶段,是从写《关洛风云录》开始的。在这一时期,他在显示其新派武侠小说的特色的同时,完成了旧派武侠小说的影响的克服。在写法上,《关洛风云录》所采取的也是旧派的追求情节丰富、人物众多而且充分展开的方法,而与梁羽生、金庸早期作品的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安排情节的有别。例如,在《关洛风云录》中,其第一主要人物自是石轩中,但大概有一半左右篇幅所写故事(例如阴无垢与其母亲、德贝勒与珠儿的故事)是既与石轩中不相干,也与第二主要人物、石轩中的恋人朱玲无直接关系的。这在旧派武侠小说的平江不肖生《江湖奇侠传》、还珠楼主《蜀山剑侠传》等书中常见,严格说来,是一种缺陷多于长处的方法,因为会导致结构的散漫。不过,司马翎在后来的作品中,对这种方法作了改进,因而其作品既除去了结构散漫之弊,而又能保持情节丰富、人物众多、且具有较多丰满形象的优点。  总之,从他的第一部作品来看,他并不是在梁羽生、金庸的早期作品影响下从事创作,而是在旧派武侠小说的薰陶下走入这一领域的。所以,他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作家之一,完全是自己探讨的结果,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。其实,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之有成就的,都是如此。金庸写武侠小说后于梁羽生,但不为梁羽生所牢笼;古龙写武侠小说后于梁、金和司马翎,但他的优秀作品都显示出不同于其前辈的特色。现在的武侠小说创作之所以陷于停滞,就是因为缺乏创新。<br>

郁淑华 发表于 2019-5-3 16:23:55

            &nbsp;&nbsp;&nbsp;&nbsp;司马翎创作的第二阶段,是从《圣剑飞霜》开始的。  在这一阶段里,除了人物描写中的上述优点继续保持和发扬外,结构的完整已成为作品的共同特点。一般以一个或两个人物为主,所有情节都围绕着这中心而展开,因这一个或两个人物的经历和遭遇都很复杂,所以情节丰富而曲折。例如《饮马黄河》,其男主人公要解决一系列问题:谁把他师父变作狼人?谁是一个残忍的暗杀集团的首脑?许多武林高手是怎么失踪的?怎么报复自己的家仇?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,他遇到种种困难,有了好多意外的朋友和敌人,也有不同类型的男女感情的纠葛,因而波谲云诡,悬念迭起。 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的,是对推理小说的功能的吸取。在《圣剑飞霜》中,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凶徒,并且谋杀了少林寺方丈,嫁祸于男主人公皇甫维。经过侦破,才发现这是一位少林寺高僧。在这以后,司马翎作品中就常有此类内容,而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如《饮马黄河》的侦破暗杀集团首脑、《剑海鹰扬记》的侦破谋杀端木家族的凶手、《血羽檄》的侦破极乐教教主等。其中最突出的是《浩荡江湖》,整个作品由好几个疑案所构成,案中有案;案件侦破、罪犯受惩之日,也就是作品结束之时。这样的武侠与推理的结合,也是古龙小说的先声。  &nbsp;&nbsp;司马翎创作的第三阶段,是从《檀车侠影》开始的。这是其写作技巧更为圆熟的时期,上述的优点有了进一步的体现。  以《檀车侠影》来说,主人公徐少龙的性格相当有特色。他具有为国为民的热忱,勇敢、机智、不畏牺牲、渴望爱情,但又能为了事业而牺牲爱情;同时也追求刺激,企图以声色的享受来缓解其危险的生活所导致的紧张感。这样的人物,是金庸、梁羽生等人的作品里所没有的。《神雕侠侣》的杨过、《笑傲江湖》的令狐冲虽然也有点“邪”,但没有这样厉害。《鹿鼎记》里的韦小宝虽然也贪财好色、嗜赌如命,但那是另一种类型,不像徐少龙是自觉地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。所以,在徐少龙身上,更充分地显示了人的复杂性,无论是较之司马翎以前的小说,抑或是较之金庸等人的作品。同时,徐少龙的这种性格,是在其打入五龙帮的过程中,随着其工作的进展、危险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地显示出来的,因而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。  在结构上,《檀车侠影》相当完整而集中,严格地随着徐少龙的行动而展开情节。其中虽有少数故事似乎可有可无,但都具有重要作用。例如,徐少龙有一次在饭馆里遇到一个飞扬跋扈的青年,为了掩蔽自己的身份,不得不与他周旋。那人要徐少龙到一个船上去送封信,徐少龙不得不去。他在船上碰到了两个妇女,然后就回来了。这似乎全是闲笔,但到后来,徐少龙两次得到了船上那个年长妇女的帮助。一次是内力大伤而受到强敌逼迫之时,她帮他恢复了内力;一次是在重伤垂死之际,她把他带走了,并且声称可以把他救活。同时,作者为徐少龙安排了许多陷井和看似难以克服的障碍,而徐少龙都运用他的机智、匪夷所思地一一解决了,因而整个作品都充满着深具吸引力的悬念,一个刚去,一个又来。在武侠和推理的结合方面,《檀车侠影》也相当突出。徐少龙的任务是要查获五龙帮中一个贩卖人口的集团。这任务是在作品开始不久就提出的,以后虽逐步地取得进展,但直到作品结束,才弄清楚了这个集团——甚至整个五龙帮——的首领并非帮主钟抚仙,而是其副手袁琦;钟抚仙倒是受袁琦支配的。  也是属于这一时期的《玉钩斜》,在上述的特点以外,还具有悲剧色彩。作品中有三个年轻而美丽的女性:一个武艺高强,冷傲孤独,最后受重伤而死;一个温柔善良,但患上了麻风症;一个生在巫婆之家,生活没有温暖,结果投入空门。此书所写的实是人生的不幸,具有哲学意味。这在武侠小说中也是少见的。     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司马翎小说的成就和地位  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综上所述,司马翎的武侠小说具有如下特色:内容丰富、情节紧张曲折而绝大部分作品不流于怪诞;显示了人性的复杂性,并含有较细腻的心理描写;多数作品结构完整并与推理相结合。换言之,他既充分吸收了旧派武侠小说的优点,克服了它的缺陷,又较充分地、多方面地体现了新派武侠小说的优越性,在武侠小说史上实具有重要地位。可惜的是,他的作品没有像金庸似地经过一道最后的润色、修整的过程,因而不能呈现像金庸作品集那样焕然一新的面貌。 

哗洞伦 发表于 2019-5-3 16:24:28

            顶起~~~~~~~~~~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司马翎其人其书 章培恒--&gt;黄山来客转移[ZT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