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唯 发表于 2019-5-3 16:32:42

容雪堂读武侠----6.《飞燕惊龙》(卧龙生)

&nbsp;&nbsp;&nbsp;一部完全不知所云的书。非常混乱。<br>&nbsp;&nbsp;&nbsp;故事的主题隐约是“夺宝”和“言情”。但是人物太多,枝枝桠桠,大家为了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来打去,反而把“夺宝”的主题冲淡了。几乎直到最后一回,主人公杨梦寰才练成了“宝物”上的武功——那这还有什么用?“学成文武艺,货卖帝王家”,这一下是全砸在手里了。你能想象张无忌练成乾坤大挪移后出得石室面对六大派,正要只身斗群雄拯救明教的时候,《倚天屠龙记》却突然草草收场宣告结束么?<br>&nbsp;&nbsp;“言情”的主题不说也罢……写得让人灰心加闹心。四个女子一见钟情地哭着喊着去纠缠主人公,本来就已经暗示出了作者低劣的品位和庸俗的情商,差不多已经是大男子主义的自恋成狂,偏偏在具体细节和人物塑造上又写得矫揉造作之极。想把沈霞琳写成天真娇稚的形象,结果让人看到了一个发嗲的白痴;不停地突出朱若兰的气质高贵(怎么知道的?只要看看每次朱若兰出场时作者必定要用上“气质高贵”之类的词汇强加吹捧就行了),最后写出的是一个神秘耍酷类似半仙的妖精式人物。<br>&nbsp;&nbsp;&nbsp;将近100万字的篇幅,里面水分无限。好象卧龙生每部小说都差不多是这个长短。不管写的是好是差,先混够字数再说,一直说卧龙生小说的对话过于冗长废话多,现在举个例子。这段说杨梦寰和沈霞琳遇到师叔慧真子后,去和慧真子的弟子童淑贞见面。本来简单点写,可以只用一句话:“沈霞琳和杨梦寰先后和童淑贞见过,各自叙礼已毕。”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卧龙生是这样写的(按照原文版式)——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慧真子扶起霞琳说道:&quot;那位是你师姐。快去见个礼。&quot;<br>  沈姑娘转身对人家福了一福,叫声:&quot;姐姐。&quot;<br>  那妙龄道姑也合掌还了一礼.握着霞琳一双手道:&quot;妹妹,我叫童淑贞。&quot;<br>  杨梦寰不待慧真子的吩咐,抢二步躬身一缉,也叫声:&quot;淑贞师姐,小弟叫杨梦寰。&quot;<br>  淑贞还给他一个微笑,道:&quot;你看上去像比我大些,又是大师伯的弟子,还是称我师妹吧?&quot;<br>  梦寰笑道:&quot;恐怕我没有你入师门早?&quot;<br>  淑贞眼圈一红道:&quot;我是无父无母的苦命人。三岁时被师父救上昆仑山去,算起来十八年啦。&quot;<br>  梦寰道:&quot;那我还得叫你师姐,我从师才十二寒暑。&quot;<br>  沈霞琳嗯了一声,接道:&quot;贞姐姐,我也没有爹娘和姐姐,一样可怜。&quot;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<br>&nbsp;&nbsp;&nbsp;——小学生写作文还知道要有详有略,这里有必要这么事无巨细鸡毛蒜皮都一步步写出来么?这段加标点一共270个字,如果删去的话,对后文完全没有任何影响。本来我还疑心童淑贞说她“三岁被师父救上昆仑山”那两句,可能隐含着关于身世的伏笔。后来才发现,那不过是我的高估而已。<br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一次小小的见面就写得这么拖沓,后面到了大事件的时候互相之间的对话那就长得憋死人了。评书里的主角们如果要去另一个地方,经常会出现的一句惯用语是“一路无话”,下面就直接在那个地方开始故事了。换成卧龙生,一定会让主角们在路上行行车、住住店、聊聊天,发几番半酸不酸的感慨,来两回若有若无的情话……才能低劣也?

刘徇璞 发表于 2019-5-3 16:33:25

            我看的到是新仙鹤神针,不过剧情上大致一样。也和楼主一样,越看越多余之处满多?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容雪堂读武侠----6.《飞燕惊龙》(卧龙生)